“金惠工程”助推“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6-11-21     点击率:344

  11月17日至18日,大兴安岭片区“金惠工程”项目----吉林省乡镇领导干部金融培训班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此次培训班由吉林省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长春中支主办、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承办,是“中国普惠金融教育‘金惠工程’国际示范区大兴安岭片区”首期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培训班。吉林省8个县的90余位乡镇领导干部与来自北京、上海的优秀金融专家讲师在长春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的将普惠金融落实到广大农村地区、扎实防范金融性群体风险、更好地实现农村“精准扶贫”目标进行了分享和探讨。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经济学博士后、法学博士陈捷教授结合相关实际案例对普惠金融的概念和意义、吉林的信用体系进行了解读,并对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做了详尽介绍。陈教授与现场学员开展了有效互动,切实解决了工作中的现实问题,从而促使农村信用和金融环境的改善,提高金融服务在当地的可获得性。

  金融风险研究专家张奇老师结合丰富的案例、以独特的视角对农村金融风险和农村信用体系两大方面进行了专业授课,从金融风险的定义、特征、分类到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如何维稳及风险防范的基本方法,切实贴近实际工作,高度契合现阶段农村金融风险管理的方方面面,对受训学员今后更好地对金融风险管控和防范提供了知识储备,为保证当地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从而为助推扶贫开发事业贡献力量。

  授课讲师葛少卿老师在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搭建方面经验丰富,在互联网支付平台建设、精准扶贫、公益机构管理方面都深有研究。此次培训葛老师从农村金融理论及体系出发,深入浅出的介绍和阐述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平台的情况,并以实际案例给大家作了详细的讲解与授课,参训学员受益匪浅,今后如何恰当运用中国农村金融服务平台,为更好地普及金融知识从而有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通过两天的培训,促使乡镇领导干部更准确地把握国家及地方普惠金融政策与项目,了解信用与金融服务的关系,知晓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与重要性,并结合案例知悉农村金融群体性风险点的成因,及时扑捉风险苗头,系统地开展农村金融群体性风险防范以及合规处理,了解农村金融的发展方向,配合金融机构在涉农方面布局,从基层政府的角度,引导、培育和规范农村当地经济的发展。